• 超值特价
首页 >> 蟹文化
大闸蟹的传说和趣闻一
发布时间:2019-08-21 00:52:02 阅读:
    “西风起,蟹脚响”,秋风一起,菊黄蟹肥,持螯赏菊,那种意境想来就是一种国画的美。可是我等喜欢吃蟹者却很少特别领会这种诗意的美,因为那无比鲜美的蟹肉咬进嘴里,人间已经没有什么烦恼可言。

蟹年年吃,总该给大闸蟹写上几句吧,于是就把经常道听途说来的有关蟹的传说和趣闻悉心收集起来,送给所有喜欢吃蟹而又不知蟹来历的朋友们。

大闸蟹的雅号

古人给蟹取“四名”:“以其横行,则曰螃蟹;以其行声,则曰郭壳;以其外骨,则曰介士;以其内空,则曰无肠。”所以蟹便有了“横行介士”和“无肠公子”的称号。此外,蟹还有“横行将军”“菊下郎君”等等雅号。

大闸蟹的学名是:中华绒螯蟹

当然还有它的英文名----Eriocheirsinensis

大闸蟹的诞生

相传草莱初开时,先民勤劳耕耘,秋收在手,却屡遭八足双螯之水虫危害,人皆畏若虎狼,而称之为“夹人虫”。大禹治水,授命将军巴解督工,晚间阳澄湖畔的营地燃树枝照明,“夹人虫”见光亮汹涌而至,若黑云压境。人们受伤甚众,十分惊慌。巴解无所畏惧,立即命人筑城挖濠,灌以沸水防堵。“夹人虫”成群结队地越过濠沟,却纷纷被沸水烫死,变得甲壳彤红,香气四溢。巴解大胆将其肢解品尝,竟发现“夹人虫”无比鲜美。众人也随之尝试,果然味道非同寻常。从此,害虫成为珍馐,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,把他当成勇士崇敬,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,称夹人虫为"蟹",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。巴解是天下第一食蟹人。

大闸蟹的特征

阳澄湖大闸蟹以个大体重、青背白肚、金爪黄毛、蟹黄肥厚、肉质白嫩、滋味鲜美而享誉海内外。所谓“青背”,是指蟹壳成青泥色,平滑而又有光泽。所谓“白肚”,是指它的脐腹甲壳颜色洁白晶莹,没有任何淤泥斑点。所谓“黄毛”,是指蟹腿上的毛长而呈金黄色,根根挺拔。所谓“金爪”,是指蟹足金黄,坚实有力,即使放在玻璃上也能八足挺立,双螯腾空,脐背隆起,显得威风凛凛。

为什么叫《大闸蟹》呢?

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“大闸蟹”呢?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《大闸蟹史考》,说到“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。”“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,或者是临时发起的。所以这些卖蟹人,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,沿街喊道:‘闸蟹来大闸蟹’”。这个“闸”字,音同“炸”,蟹以水蒸煮而食,谓“炸蟹”。

这样的解释,尚不能尽意。有一日,,包笑天在吴讷士家作蟹宴(讷士乃湖帆之文),座有张惟一先生,是昆山人,家近阳澄湖畔,始悉其原委。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,父亲吴大徵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,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,一门三代,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。张惟一就是方还,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,吴家的常客。顾炎武《天下邵国利病出》手稿,流失二百多年,为吴士讷所购得,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,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。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,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。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,方还亦在座,包笑天作了有关“大闸蟹”名称的解释:“闸字不错,凡捕蟹者,他们在港湾间,必设一闸,以竹编成。夜来隔闸,置一灯火,蟹见火光,即爬上竹闸,即在闸上一一捕之,甚为便捷,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。竹闸就是竹簖,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,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。”


版权所有:杭州湖王水产品有限公司 

Copyright ® 2004-2018 hwyc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 

浙ICP备202102583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3707号